搜索
首页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槐轩》 檐外阴沈绿,南山雨气来。

檐外阴沈绿,南山雨气来。

意思:檐外阴沈绿,南山雨气来。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槐轩》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轩宅,轩宅周围种植着宫槐,檐下绿树成阴,南山雨气弥漫。诗人逍遥自在,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黄花盛开的季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恬静、安逸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轩已幽”中,“幽”字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传达出轩宅寂静、幽深的氛围。第二句“况复植宫槐”中,“宫槐”二字点明了轩宅的环境特点,同时也为后文的檐下绿树成阴做了铺垫。 颔联“檐外阴沈绿,南山雨气来”中,“檐外”与“南山”呼应,描绘出轩宅所处的自然环境。阴沈绿的檐下与南山的雨气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湿润、静谧的氛围。 颈联“逍遥不知久,惊此黄花开”中,“逍遥”二字表现出诗人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状态。而“惊此黄花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惊讶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轩宅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恬静、安逸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轩已幽,况复植宫槐。
檐外阴沈绿,南山雨气来。
逍遥不知久,惊此黄花开。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外阴

    读音:wài yīn

    繁体字:外陰

    造句: >查看更多外阴造句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阴沈

    读音:yīn shěn

    繁体字:陰瀋

    意思:(阴沈,阴沈)
    见“阴沉”。

    解释:1.见\"阴沉\"。

    造句:天空看来阴沈沈的,大概会下雨吧。他

  • 山雨

    读音:shān yǔ

    词语解释

    ⒈  长篇小说。王统照作。1933年发表。农民奚大有卖菜时遭兵大爷毒打和拘押,父亲卖掉田产将他赎出并由此一气身亡。后各种灾难不断袭来,奚大有被迫带着家人到城市谋生,但所见的是一片恐怖和黑暗。后在朋友影响下,他逐渐觉悟了。作品具有浓郁的北方农村色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