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太乙灵宫近帝都,夕迎丹节下层虚。

太乙灵宫近帝都,夕迎丹节下层虚。

意思:太乙灵宫靠近京都,晚上迎接丹节下层虚。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太乙灵宫时所作,通过对晚霞中帝都的描绘,表达了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首联“太乙灵宫近帝都,夕迎丹节下层虚。”描绘了太乙灵宫的庄严和帝都的繁华,晚霞中,皇帝的节杖缓缓落下,象征着皇权的威严。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颔联“方从宣室承釐后,更约浮丘把袂初。”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朝廷未来的期待。宣室是汉代皇帝的宫殿,承釐是古代帝王接受神灵的启示和教诲,浮丘则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颈联“文藻自高鹓掖诏,姓名应冠蕊台书。”是对朝廷文化繁荣和人才辈出的赞美。鹓掖是朝官的代称,蕊台则是朝廷文人的聚集地。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文化繁荣的赞美和对人才的敬仰。 尾联“我惭昔预祠春客,曾梦钧天侍燕胥。”作者自谦曾经参与过春宴,并曾梦见自己被召入天庭侍奉神仙。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晚霞中帝都的描绘和对朝廷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朝廷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乙灵宫近帝都,夕迎丹节下层虚。
方从宣室承釐后,更约浮丘把袂初。
文藻自高鹓掖诏,姓名应冠蕊台书。
我惭昔预祠春客,曾梦钧天侍燕胥。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帝都

    读音:dì dū

    繁体字:帝都

    英语:imperial capital

    意思:京城;京都。
      ▶汉徐干《中论•考伪》:“居必人才,游必帝都。”
      ▶唐·李白《哭晁卿衡》诗:“日本·晁卿

  • 灵宫

    读音:líng gōng

    繁体字:靈宮

    意思:
     补义条目
    指心灵。
    ▶庐隐《秋光中的西湖》:“这样的,被释放不知多少时候,总之我觉得被释放的那一霎那,我是从灵宫的深处流出最惊喜的泪滴了。”
     补证条目

  • 下层

    读音:xià céng

    繁体字:下層

    短语:中层 阶层

    英语:underlayer

    意思:(下层,下层)

     1.下面的一层或几层。
      ▶《花月痕》第

  • 太乙

    读音:tài yǐ

    繁体字:太乙

    英语:t\'ai yi

    意思:见“太一”。

    解释:1.见\"太一\"。

    详细释义:1.星名。在紫微宫

  • 节下

    读音:jié xià

    繁体字:節下

    英语:coming festival

    意思:(节下,节下)

     1.对将领的敬称。古代授节予将帅以加重职权,故敬称将领为节下。后对使臣或地方疆吏亦称节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