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意思:九疑山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白天哀。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传说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九疑深路绕山回”描绘了九疑山路的曲折和山势的峻深。诗人用“深路”形容山路,不仅表现了道路的漫长和曲折,也暗示了前路的艰难和险阻。接着,“木落天清猿昼哀”描绘了深秋时分的景象,树叶纷纷落下,天气清冷,猿猴昼夜啼叫,声音哀婉。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描写,也有听觉上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 “犹隔箫韶一峰在”一句,诗人借用了舜时箫韶仙乐的传说,指出即使距离箫韶峰仅一峰之隔,也难以企及。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也寓含了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 “遥传五马向东来”则是对历史传说的想象和寄托。诗人通过描述遥远的传闻,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古代圣王的怀念。同时,这也寓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期望,希望像古代圣王一样,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九疑山路的曲折、深秋景象、历史传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寓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期望,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情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犹隔箫韶一峰在,遥传五马向东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天清

    读音:tiān qīng

    繁体字:天清

    意思:天气清朗。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唐·韩愈《明水赋》:“夜寂天清,烟消气明。”

    解释:1.天气

  • 九疑

    读音:jiǔ yí

    繁体字:九疑

    意思:亦作“九嶷”。
     
     1.山名。在湖南·宁远县南。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郭璞注

  • 清猿

    读音:qīng yuán

    繁体字:清猿

    意思: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幙与素濑交辉。”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