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意思:陆地不推船,客人走在将来。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德、理想等方面的复杂情感。 首先,诗中的“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如同敲击建鼓寻找迷失的儿子,不知道应该从何处开始学习。这种困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试图寻找自己的方向,但又感到迷茫和无助。 “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但诗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他认为现在还不是太晚,还有时间可以慢慢寻找。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无奈,他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他认为社会就像一个巴人国家,充满了各种矛盾和纷争,人们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这种认识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不需要推舟前行,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即可。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自信和乐观,他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然而,在诗人的内心世界中,也存在许多矛盾和挣扎。他感到自己无法安定下来,无法满足现有的生活条件,但又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处境。他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又感到自己无法得到这样的支持。这种矛盾和挣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德、理想等方面的复杂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
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
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定居厌屋庐,风雨劳所思。
执鞭慕昔人,孰与并此时。
破裘不御冬,要假完腋裨。
危言则来诟,慎密又逢讥。
成德尚如是,薄志安能期。
收声复藏热,雷火忽然微。
开口且复欢,是事置勿推。
闭眼可内视,独复不自为。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平陆

    读音:píng lù

    繁体字:平陸

    英语:Pinglu

    意思:(平陆,平陆)
    平原;陆地。
      ▶《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陶潜

  • 行当

    读音:háng dāng

    繁体字:行噹

    短语:本行 正业

    英语:profession

    意思:(行当,行当)
    I

     1.即将;将要。
       ▶《

  • 来兹

    读音:lái zī

    繁体字:來茲

    英语:coming year; the future

    意思:(来兹,来兹)

     1.来年。
      ▶《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