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从蓑笠问饥寒,赴愬人人得犯颜。
意思:亲从蓑衣斗笠问饥寒,来控诉人人能犯颜。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和徐叔子劝农韵呈留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地方官员在乡村调查,关心百姓疾苦的故事。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与百姓的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在乡村的停留,关心百姓的饮食问题,最后在饱食之后能够细细品味,并继续他的工作。
首联“亲从蓑笠问饥寒,赴愬人人得犯颜”,描绘了官员亲自询问百姓的饥寒情况,表现出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尊重。这一联表达了官员对百姓的关怀和尊重,也体现了他的亲民作风。
颔联“更向棠阴聊憩茇,要令粒食共鲜艰”,描绘了他在乡村的停留,关心百姓的饮食问题。这一联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颈联“身归雨露司存后,诗在山川刻画间”,描述了他在乡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川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这一联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尾联“饱饭之余能细和,止斋应有几年闲”,描绘了他吃饱饭后的闲暇时光,能够细细品味诗歌,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享受。最后一句“应有几年闲”暗示了他对乡村生活的长久留恋和对工作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地方官员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尊重,以及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工作的热情,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责任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