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意思:三年京国满足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孙莘老七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作者是陆游。
首句“三年京国厌藜蒿”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在京城三年期间对藜蒿这种野菜的深深厌倦。藜蒿是野菜,也是乡味,它牵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而厌倦的原因,一方面是藜蒿在京城的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对京城的厌倦,厌倦其官场的沉浮,厌倦其生活的浮躁。
“长羡淮鱼压楚糟”一句,诗人把目光转向了淮河的鱼和楚地的酒糟。“羡”字表达了诗人对淮河鱼儿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诗人对家乡的美食有着深深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在看到楚地的酒糟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今日骆驼桥下泊”是诗人的现实环境,骆驼桥是作者当时所在的地点,他在这里看到人们正在准备捕鱼。“恣看修网出银刀”一句,诗人尽情观看人们修网的场景,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好奇。
整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骆驼桥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厌倦和对质朴乡野的向往。
陆游的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