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戚时望佥宪之湖广》 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

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

意思: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送戚时望佥宪之湖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景色的诗歌,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联“逢君未久送君行,十载同窗几日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未久却要分别的离愁别绪。他们虽然同窗十载,但相聚的日子却不多,诗人用“几日情”形象地表达了这种遗憾与不舍。 颔联“平狱旧推于定国,按刑新过汉阳城”描绘了友人即将赴任的场景,他将以公正的态度去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的公正。通过“平狱”和“按刑”的描绘,展现了友人的职业形象和责任。 颈联“雁回千里书须寄,春到三湘草自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大雁千里归回,书信须要寄出,春天到来三湘的草地自然生长,这些景象都寓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和期待。 尾联“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收集到优秀的楚地人才,如同药材归入药笼,让湖南的宾客都知晓他的名声。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友情、公务、自然景色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韵律优美,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逢君未久送君行,十载同窗几日情。
平狱旧推于定国,按刑新过汉阳城。
雁回千里书须寄,春到三湘草自生。
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楚材

    读音:chǔ cái

    繁体字:楚材

    意思:亦作“楚才”。
     楚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骆宾王《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
      ▶宋·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之四:“秦收郑渠

  • 湖南

    读音:hú nán

    繁体字:湖南

    造句:

  • 宾客

    读音:bīn kè

    繁体字:賓客

    短语:来客

    英语:visitors

    意思:(宾客,宾客)

     1.客人的总称。
      ▶《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

  • 收拾

    读音:shōu shí

    繁体字:收拾

    短语:整 修葺 弥合 修 修缮 修复 缮

    英语:to put in order

    意思:
     1.收聚;收集。
      

  • 知名

    读音:zhī míng

    繁体字:知名

    短语:红 鼎鼎大名 名噪一时 名 尽人皆知 大名鼎鼎 出头露面 如雷贯耳 名牌 显赫

    英语:well known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