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王太博惠书》 未谐亲谢去,东望但踌蹰。

未谐亲谢去,东望但踌蹰。

意思:没有和谐亲自感谢了,东望只是徘徊踟蹰。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谢王太博惠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赠刘景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这首诗是赠给好友刘景文的,刘景文是当时的一位有才华、有志向的文人,但生活贫困,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心和鼓励。 首联“贵不忘贫贱,华缄到弊庐”,描绘了刘景文身处富贵时不忘贫贱之时的困苦,即使生活贫困,仍然保持高贵品质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刘景文高尚品质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颔联“分明如国史,子细似家书”,用比喻手法形容刘景文的诗作如同国史般真实可信,细致入微,如同家书般亲切感人。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刘景文诗才的赞赏和推崇之情。 颈联“情有千重在,词无一字虚”,表达了作者对刘景文情感的深厚和诗作的精湛之处的肯定和赞美之情。这一联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鼓励之情。 尾联“未谐亲谢去,东望但踌蹰”,描绘了作者在刘景文离开后,仍然在东边望着他的住处,心中充满惆怅和不舍之情。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刘景文的高尚品质、诗才、情感和离别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鼓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贫贱困苦时的坚守和高贵品质的赞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贵不忘贫贱,华缄到弊庐。
分明如国史,子细似家书。
情有千重在,词无一字虚。
未谐亲谢去,东望但踌蹰。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踌蹰

    引用解释

    见“ 踌躇 ”。

    读音:chóu ch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