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证道歌·证道歌》 行住坐卧总皆真,逐末兴心成执滞。

行住坐卧总皆真,逐末兴心成执滞。

意思:无论行住坐卧都真,逐末兴心成执滞。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修行和禅宗的哲理,表达了一种深入内心的感悟。 首句“一超直入如来地,自是众生不了利。”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深深理解和追求,他们坚信通过直接进入如来之地,即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佛法,就能解决众生的利益问题。这里的“利”可以理解为众生的苦难和困惑,而“利”字在这里也带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行住坐卧总皆真,逐末兴心成执滞。”这两句则是对修行者的生活方式的描绘。行住坐卧,即日常生活中的行走、站立、坐下和睡眠,这些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他们追求真实,不追逐表面的形式和末节,而是保持一颗清净的心,不被繁琐的事物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入内心的禅修理念,强调了直接体验和理解佛法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修行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牵绊,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以达到超脱的境界。这是一种对生活和存在的深刻理解,也是一种对自我和世界的独特看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超直入如来地,自是众生不了利。
行住坐卧总皆真,逐末兴心成执滞。

关键词解释

  • 行住坐卧

    引用解释

    指一举一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行住坐卧,他总把个脑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脖儿扛起来。”

    读音:xíng zhù zuò wò

  • 行住

    引用解释

    行走或停留。谓一举一动。 唐 李嘉祐 《送弘志上人归湖州》诗:“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禪。” 唐 寒山 《诗》之六四:“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鬒髮时,行住须努力。”

    读音:xíng zhù

  • 坐卧

    读音:zuò wò

    繁体字:坐卧

    意思:(坐卧,坐卧)
    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
      ▶《汉书•杜周传》:“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

  • 心成

    读音:xīn chéng

    繁体字:心成

    意思:谓道德充实于内心。
      ▶《庄子•德充符》:“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郭象注:“怪其残形而心乃充足也。”

  • 执滞

    引用解释

    犹执著。固执,拘泥。《旧唐书·陆贽传》:“卿所奏陈,虽理体甚切,然时运必须小有改变,亦不可执滞,卿更思量。”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行言 ﹞性执滞,有劫贼五六人匿军家,取来直不肯与,尽杖杀之。” 鲁迅 《华盖集·题记》:“我今年偏遇到这些小事情,而偏有执滞于小事情的脾气。”

    读音:z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