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江十浮光隐者》 琴樽自为乐,过是皆秕糠。

琴樽自为乐,过是皆秕糠。

意思:琴樽自为乐,不过这都糟粕。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和江十浮光隐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首段中,诗人以岩壑之鸟自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在名利场,心志却始终不忘。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厌恶,对名利的追求在朝市中争夺,但在岩房中却只是空有志向。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生活,与友人在淮山旁的隐居之处,亲手种植松柏,晨暮之间在林中堂和淮上石上钓鱼,琴樽自乐,这种生活方式是他所向往的。 诗中还表达了对那些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赞美,认为他们是不易以一概而论的天下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江夫子的感激,江夫子对他的赞美和宣传,使他感到欣慰。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本岩壑性,落身名利场。
譬如笼中鸟,飞举意不忘。
常恨此世人,与古不相方。
争名塞朝市,养志空岩房。
近闻二三子,卜筑淮山旁。
松柏手自种,夏阴郁苍苍。
晨钓淮上石,暮返林中堂。
琴樽自为乐,过是皆秕糠。
乃知天下士,未易一概量。
好事江夫子,慕之著辞章。
名落尘土间,清风何激扬。
安知后来者,不及董与黄。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秕糠

    读音:bǐ kāng

    繁体字:秕糠

    英语:chaff

    意思: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晋·道恒《释驳论》:“名位财色,世情之所重,而沙门视之如秕糠。”
      ▶宋·孙光

  • 琴樽

    读音:qín zūn

    繁体字:琴樽

    意思:亦作“琴尊”。
     琴与酒樽为文士悠闲生活用具。
      ▶南朝·齐·谢朓《和宋记室省中》:“无叹阻琴樽,相从伊水侧。”
      ▶唐·陈子昂《群公集毕氏林亭》诗:“默语谁相识,

  • 自为

    读音:zì wèi

    繁体字:自為

    意思:(自为,自为)
    I

     1.自己做;自己治理。
       ▶《管子•国蓄》:“则君虽彊本促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唐·胡曾《赠渔者》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