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
意思:这是当前显示灭,哪个国家再分身。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双林寺谒傅大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草露经前代,津梁及后人。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
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的题目《草露》和《津梁》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草露象征着前代,而津梁则指向了未来。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的关注。
“此方今示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死、永恒的思考。这里的“示灭”并非指真正的死亡,而是指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一种精神的升华。
“何国更分身”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广阔和多元性的理解。这里的“何国”可以理解为世界各地,暗示了诗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间的理解。月色空灵而美丽,松阴则象征着永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间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诗人怜爱下生的日子,认为应在微尘中有所作为。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生死、自然、时间、未来等主题的思考和理解。整首诗韵味深长,哲理深远,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