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约灵椿共标目。
意思:依照约定灵椿共同标题。
出自作者[宋]程大昌的《感皇恩·池馆足名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池馆中的名花四季盛开,香气四溢,其中梅树更是生机勃勃,松竹常青,这些自然元素为人们带来了长寿和欢乐。诗中还提到了奇特的树木,如灵椿共标目,象征着长寿和繁荣。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池馆足名花,四时蔫馥。”这句诗描绘了池馆中名花的四季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足字表达了池馆中名花之多,生机勃勃,四季常开。
2. “就里梅春春到速。”这句诗描绘了梅树在冬季凋零后,春季又再次绽放的景象。春到速,表达了梅花的生命力,以及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3. “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绿。”这句诗描绘了松树和竹子在雪霜中依然保持绿色的景象,象征着坚韧和顽强。
4. “总堪供寿乐,翻新曲。”这句诗表达了这些自然元素可以给人们带来长寿和欢乐,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5. “别向心田,有般奇木。”这句诗以奇特的树木为喻,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坚韧和顽强,就像那些奇特的树木一样。
6. “依约灵椿共标目。”这句诗以灵椿为喻,表达了长寿和繁荣的象征。共标目,表达了这些树木的共同特点。
7. “八千换历,才当一番春复。”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就像八千年的换历一样,每个春天都是新的开始。
8. “莫辞春起处,醅浮玉。”最后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新生和欢乐的场景,就像美酒一样令人陶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元素的美好和生命力,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像自然一样坚韧和顽强,不断追求新的生活和人生目标。
相关句子
- 但愿灵椿长寿。-- 出自《西江月·剧饮犹能鲸吸》作者:[宋]无名氏
- 灵椿殊未老。-- 出自《菩萨蛮·希夷本是儒先祖》作者:[宋]甄良友
- 色与灵椿绿。-- 出自《千秋岁 寿程竹逸七十》作者:[元]朱思本
- 华堂上,灵椿匹。-- 出自《满江红·安乐窝中》作者:[宋]无名氏
- 灵椿树下玉兰芽。-- 出自《鹧鸪天 寿潘君美》作者:[元]刘敏中
- 梦依约。-- 出自《金盏子·赏月梧园》作者:[宋]吴文英
- 依约处。-- 出自《山鬼谣/摸鱼儿》作者:[宋]辛弃疾
- 依约。-- 出自《瑞鹤仙·陡寒生翠幕》作者:[宋]曾觌
- 依约巫阳。-- 出自《风入松·柳阴亭院杏梢长》作者:[宋]韩玉
- 依约是蓬瀛。--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廖刚
- 依约并门路。-- 出自《摸鱼儿 同遗山赋雁丘 花草粹编卷十二》作者:[元]杨果
- 一标题目。-- 出自《点绛唇·蜡换梅姿》作者:[宋]王十朋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送目惊喜。-- 出自《薄媚》作者:[宋]董颖
- 目成心授。-- 出自《点绛唇·竹外梅花》作者:[宋]王之道
- 目无疵。-- 出自《杨柳枝·偃息团*玩宝窥》作者:[元]侯善渊
- 目断魂销。-- 出自《浪淘沙·霞尾卷轻绡》作者:[宋]陈亮
- 天际目归舟。-- 出自《南乡子·风雨满苹洲》作者:[宋]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