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仙槎寄呈王待制》 松以碧涛成夜吼,山为翠浪接空浮。

松以碧涛成夜吼,山为翠浪接空浮。

意思:松以碧涛成夜吼,山是绿浪接空浮。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题仙槎寄呈王待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用了道人乘云驾雾、浮槎渡流的水仙传说,抒发自己遁世归真、超尘脱俗的襟怀,并借此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道人身世已盟鸥,便好乘云御气休。”作者以道人自比,描绘出他与鸥鸟结盟,乘云驾雾,远离尘世,不再回到凡尘的场景。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 “何足风波吾一点,盍思舟楫彼迷流。”颔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世界的淡漠,认为世俗的纷扰和风波并不能动摇他内心的平静。他想要乘船渡过那迷茫的河流,远离世俗的纷扰。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的追求。 “从教水击三千里,别是烟飘十二楼。”颈联描绘了作者乘风破浪、渡水飞行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在水中自由飞翔的场景。 “薄类梁僧渡苇谋”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梁僧渡苇的批评和否定,暗示他对世俗生活的虚伪和不真实。 “庐阜插篙空木末,武夷停櫂尚岩头。”尾联描绘了庐阜和武夷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联与前文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批评,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人身世已盟鸥,便好乘云御气休。
何足风波吾一点,盍思舟楫彼迷流。
从教水击三千里,别是烟飘十二楼。
松以碧涛成夜吼,山为翠浪接空浮。
初非孔圣乘桴志,薄类梁僧渡苇谋。
庐阜插篙空木末,武夷停櫂尚岩头。
争如太乙真人叶,往盪须弥绝顶秋。
昔者天孙失机石,我疑博望乃牵牛。
却无沧海桑田事,底用浮家泛宅愁。
个里且吹无孔笛,向人只下直针钩。
而今性水涵孤月,休遣禅河起一沤。
逝者如斯曾不返,凭谁为我问阳侯。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碧涛

    读音:bì tāo

    繁体字:碧濤

    意思:(碧涛,碧涛)
    绿色的波涛。
      ▶唐·李咸用《赠友弟》诗:“谁能终岁摇赪尾,唯唯洋洋向碧涛。”
      ▶唐·殷文圭《送道者朝见后归山》诗:“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鳌宁觉碧涛宽

  • 成夜

    读音:chéng yè

    繁体字:成夜

    意思:整夜。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七:“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
    ------------------------------
    成夜
     补证条目

  • 空浮

    读音:kōng fú

    繁体字:空浮

    意思:
     1.指天空。
      ▶宋·洪迈《夷坚丁志•司命府丞》:“既而筌乃来受上清箓,是夕仙乐闻于空浮之上。”
     
     2.空洞浮泛。
      ▶茅盾《追求》四:“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