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地迥秋先至,古榻僧闲昼亦扃。
意思:高台地高秋先到,古床僧闲白天也关闭。
出自作者[明]李东阳的《西山(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整体而言,诗歌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
首联“望尽孤云入杳冥,翠微深处一茅亭。”以孤独的云朵和深远的山色引入,描绘了茅亭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
颔联“高台地迥秋先至,古榻僧闲昼亦扃。”进一步描述了高台和古榻的景象,通过“秋先至”和“僧闲昼亦扃”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僧人的静谧生活,加深了诗歌的宁静氛围。
颈联“诗思更随流水远,醉魂还为碧山醒。”以流水和碧山为比喻,表现了诗人的诗思和醉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感受。
尾联“凭虚试彻凌云调,应有游人下界听。”以凭虚凌云的意象结束全诗,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作品能够吸引游人的欣赏,传达出一种自信和自我肯定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