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夷齐》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

意思:伯夷、叔齐双骨已成尘,只有有清廉的名声日更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夷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咏叹伯夷叔齐的事迹,表达了对清高气节和坚守道德准则的推崇,同时也对世人愚昧无知、不识贤良进行了讽刺。 首句“夷齐双骨已成尘”,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伯夷叔齐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但他们的精神却历久弥新。次句“独有清名日日新”,进一步突出了伯夷叔齐的高尚气节,即使身死道消,但他们的清名却永远流传,不断激励着后人。 第三句“饿死沟中人不识”,描绘了伯夷叔齐因坚守道德原则而最终饿死于沟壑之中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世人愚昧无知,不识贤良的悲哀。最后一句“可怜今古几何人”,则以反问的语气,进一步强调了识贤辨才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人心不古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咏史表达了诗人对清高气节的推崇,同时也对世人提出了警醒和鞭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清名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名

    意思:
     1.清美的声誉。
      ▶《汉书•儒林传•施雠》:“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琅玡·邴丹·曼容,着清名。”
      ▶《隶释•汉孙叔敖碑》:“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独有

    读音:dú yǒu

    繁体字:獨有

    英语:only have

    意思:(独有,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

  • 夷齐

    读音:yí qí

    繁体字:夷齊

    意思:(夷齐,夷齐)
    伯夷和叔齐的并称。
      ▶《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
      ▶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 有清

    读音:yǒu qīng

    繁体字:有清

    意思:指清代。有,词头。
      ▶《清史稿•礼志十二》:“有清家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新民说》十六:“有清二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朱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汉学

  • 日新

    读音:rì xīn

    繁体字:日新

    英语:renew

    意思:日日更新。
      ▶《易•繫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孔颖达疏:“其德日日增新。”
      ▶《礼记•大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