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戏题下岩》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意思:往往带着家人来寄宿,裙襦交错佛衣巾。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又戏题下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展现出一家人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往往携家来托宿”,表达了这家人的热情好客,经常携带家人来此处借宿,给人一种温馨的家庭感。 接着,诗人描述了这家人的服饰,“裙襦参错佛衣巾”。裙襦和佛衣巾的交错出现,形成了一种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了这家人的信仰和身份。 然后,诗人转向了对庭院的描述,“未嫌满院油头臭”。这里,诗人用“油头臭”这样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庭院中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亲近自然、朴实无华的感觉。 最后一句“蹋破苔钱最恼人”,通过对苔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同时,“恼人”一词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被破坏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和谐相处。同时,通过对苔钱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往往

    读音:wǎng wǎng

    繁体字:往往

    短语:反复 数 勤 高频 三番五次 迭 亟 屡次三番 频 累 屡屡 屡次 屡 多次 再三 累累

    英语:often

  • 衣巾

    读音:yī jīn

    繁体字:衣巾

    意思:
     1.衣服和佩巾。语本《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
      ▶余冠英注:“‘巾’,佩巾也。”
      ▶唐·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