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沁园春 三教一理》 矧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矧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意思:何况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中存到德,性悟真像。

出自作者[元]王*的《沁园春 三教一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道教、儒家和佛教三教合一的哲学思考和赞美。它强调了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最终达到仙儒佛同途的境界。 首先,诗中提到了道家的金丹之道,儒家的太极之道和佛家的玄珠之道。金丹、太极和玄珠都是各自教派中重要的象征和概念,代表了不同的哲学理念。作者通过这些象征和概念,表达了对三教之道的理解和赞赏。 接着,诗中进一步阐述了三教之道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作者认为,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即它们都是从同一个源头发展出来的。因此,心存至德,性悟真如,是三教共同追求的目标。作者强调了返照回光复本初的重要性,即通过自我反思和内观,回归到最初的纯净状态。 在诗中,作者还提到了三教之道的具体实践方法,如阖*辟机关、抽添运用等。这些方法涉及到修身养性和提升智慧的方面,如返照回光、五气朝元、五常合一等。这些方法体现了三教之道在实践方面的共同之处。 最后,诗中强调了仙儒佛同途的观点。作者认为,无论是仙、儒还是佛,其最终的目标都是追求心灵的净化和提升,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因此,三教之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三教合一哲学的赞美和思考。它通过具体的象征和概念,以及实践方法,展示了三教之道在追求至德、性悟真如方面的共同之处。同时,它也强调了三教在实践方面的差异和不同之处,但最终都是在追求心灵的净化和提升。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曰金丹,儒曰太极,释曰玄珠。
矧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阖*辟机关,抽添运用,返照回光复本初。
休分别,那些儿妙处,无字称呼。
虚中状若蓬壶。
寂静形忘一也无。
问三教根宗,谷神不死,灵源澄彻,诚意如愚。
五气朝元,五常合一,五眼圆明烁太虚。
仙儒佛,派殊而理一,到底同途。

关键词解释

  • 至德

    引用解释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读音:zhì dé

  • 三教

    读音:sān jiào

    繁体字:三教

    英语:three religions

    意思: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
      ▶汉·班固《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 本来

    读音:běn lái

    繁体字:本來

    短语:本 原

    英语:originally

    意思:(本来,本来)

     1.原来,向来。
      ▶三国·魏·曹操《选举令》

  • 道本

    读音:dào běn

    繁体字:道本

    意思:
     1.立身行道、经世致用的根本。
      ▶《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贾公彦疏:“至德以为道本

  • 来同

    读音:lái tóng

    繁体字:來衕

    意思:(来同,来同)
    犹言来朝。
      ▶《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马瑞辰通释:“《说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

  • 祖心

    读音:zǔ xīn

    繁体字:祖心

    意思:祖师的心意。
      ▶宋·张耒《访昙上人有感》诗:“静境亦何有,无言知祖心。”

    解释:1.祖师的心意。

    造句:<

  • 德性

    读音:dé xìng

    繁体字:德性

    短语:道义 道 德

    英语:dharma

    意思:
     1.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
      ▶《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