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徐国录守英德》 假令鳌禁未遭遇,传至鸡林能别识。

假令鳌禁未遭遇,传至鸡林能别识。

意思:假如鳌禁止未遭遇,传来鸡林能够识别。

出自作者[宋]释善珍的《送徐国录守英德》

全文创作背景

**《送徐国录守英德》是宋朝诗人释善珍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金兵的入侵有关**。具体来说,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洛阳、汴京一带均遭受战争破坏。不久,汴京沦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朱敦儒携家南逃,先后经过淮海地区、金陵、江西,最后到达广东的南雄避难。这首词是他在逃难过程中,借古忧今,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侯少举摩天翮,笔阵堂堂万人敌。
上书自请斗大州,不独爱闲犹爱石。
爱闲庭讼自简寂,爱石不同牛李癖。
参军主簿公举刺,何必喜怒见颜色。
高台盛貯锦屠苏,何如烟林土花碧。
公余共赏有欢伯,语妙一笑欲堕帻。
假令鳌禁未遭遇,传至鸡林能别识。
大材小用从古然,善舞岂曾嫌地窄。
愧无肤寸可及物,叠盖重金竟何益。
霜寒系舟峡江侧,应念坡仙抚遗迹。
江流可沿深可{左奭右斗},此水至洁能纳汙。

关键词解释

  • 遭遇

    读音:zāo yù

    繁体字:遭遇

    短语:身世

    英语:encounter

    意思:
     1.犹遇到。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者赏有功,裒有德,守成尚文,遭

  • 假令

    读音:jiǎ lìng

    繁体字:假令

    意思:
     1.假如;即使。
      ▶《史记•管晏列传赞》:“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晋书•蔡谟传》:“假令不能者为之,其将济乎,将不济也?”唐·李白

  • 鳌禁

    读音:áo jìn

    繁体字:鰲禁

    意思:(鳌禁,鳌禁)
    亦作“鰲禁”。
     翰林院的别称。
      ▶宋·司马光《神宗皇帝輓词》之四:“鳌禁叨承诏,金华侍执经。”
      ▶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

  • 别识

    读音:bié shí

    繁体字:別識

    意思:(别识,别识)

     1.辨别;识别。
      ▶宋·叶适《黄子耕墓志铭》:“亭观、坊巷、表揭,悉可别识。”
      ▶宋程大昌《演繁露•帻》:“冠服古今异制,而苦无明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