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闷述二首》 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

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

意思:雁翎不忍心将丁谓,老虎口仍希望摆脱蔡京。

出自作者[宋]华岳的《闷述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是一首借古喻今、借历史人物表达现实之义愤的诗。它通过对历史人物丁谓和蔡京的描述,以及对奸邪之人皆幸免于难,而正义之士却遭受不公待遇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愤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丁谓。丁谓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权臣,他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是当时朝廷的一大祸害。然而,在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丁谓的恶行,而是以“雁翎未忍刳”来比喻丁谓的残忍和无情,暗示他的行为如同杀戮大雁一样残忍,令人不忍直视。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而深刻,让人在深思中感受到诗人对丁谓的痛恨和不满。 接着,诗中又提到了蔡京。蔡京是北宋末年的另一位权臣,他与丁谓狼狈为奸,祸国殃民。诗人用“虎口犹期脱”来形容蔡京的狡诈和无情,暗示他在危险面前仍然能够逃脱惩罚,如同虎口脱险一样不可思议。这种表达方式既揭示了蔡京的恶劣行径,也表达了诗人对奸邪之人的痛恨和不满。 然后,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愤慨。“何事奸邪皆倖免”是对现实世界的强烈质疑和控诉,诗人认为那些奸邪之人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能够逍遥法外,这无疑是对正义的背叛和对法律的亵渎。而“洛阳年少却南征”则是对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关怀,诗人希望那些无辜受害者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和救济,不再遭受不公和迫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现实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奸邪之人的痛恨和对正义的追求。诗人的语言含蓄而深刻,表达的情感真挚而强烈,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愤慨和对正义的坚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

关键词解释

  • 虎口

    读音:hǔ kǒu

    繁体字:虎口

    英语:tiger\'s mouth; jaws of death(老虎嘴)

    意思:
     1.老虎之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战国策•齐策三》:“今秦四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