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复京》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意思:天教李让心如天,可以邀请昭陵石马来。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复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一位地方官员的赞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虏骑胡兵一战摧。”首句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瞬间,敌人骑兵和胡兵在一场战斗中被打败。这句诗中充满了紧张和冲突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万灵回首贺轩台。” “万灵”在此处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非人类。“贺轩台”可能是指一个地方,人们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欢呼庆祝。这句诗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宁静,是对战争的破坏性的一种反思。 “天教李令心如日。” “李令”指的是诗中的主角,一位地方官员。“心如日”在这里象征着公正、善良和光明。这句诗赞扬了这位官员的公正无私和善良品质,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感激。 “可要昭陵石马来。”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石马”是陵墓前的石雕马,象征着皇家尊严和荣耀。这句诗可能是指这位官员是否愿意等待,直到象征皇家尊严和荣耀的石马到来,以此来象征和平的到来。这句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与和平、赞扬一位地方官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公正善良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历史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昭陵

    读音:zhāo líng

    繁体字:昭陵

    英语:Tomb of Zhao Family

    意思:
     1.陵墓名。
      ▶唐太宗墓。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利用山峰凿成。着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原

  • 石马

    读音:shí mǎ

    繁体字:石馬

    意思:(石马,石马)
    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
      ▶《西京杂记》卷五:“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採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

  • 天教

    读音:tiān jiào

    繁体字:天教

    意思:上天示意,以为教诲。
      ▶《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伯常骞,使禳去之。
      ▶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

    解释

  • 陵石

    读音:líng shí

    繁体字:陵石

    意思:绿石,能显现铅、锡、铜矿等的石头。
      ▶《管子•地数》:“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郭沫若等集校引孙星衍曰:“《御览》三十八引作‘绿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