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已如此,冉冉积芳尘。
意思:美好的时光已经如此,慢慢积累美好时光。
出自作者[宋]仇远的《韶华》
全文赏析
这首诗《韶华已如此,冉冉积芳尘》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韶华已如此,冉冉积芳尘”,诗人以“韶华”比喻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一去不复返的无奈。而“积芳尘”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沉淀和春天的繁花似锦,寓含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使得诗句既有哲理意味,又充满了生动的意象。
颔联“石润先知雨,山浓浑是春”,诗人通过描述石头润泽、山色浓烈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雨和春意盎然的特点。石润象征着春雨的到来,山浓则描绘了春天的浓烈色彩。这一联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颈联“钓鱼临积水,隔柳见行人”,诗人描绘了一个钓鱼者在积水旁静待鱼儿上钩的场景,以及隔着柳树看见行人的情景。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细节,表现了春天的宁静和悠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尾联“应有忘归者,扁舟采白苹”,诗人以“忘归者”比喻那些陶醉于春天美景、流连忘返的人,并想象他们驾着扁舟在白苹之上采撷春色。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欣赏,也流露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审美价值。
相关句子
- 镜中冉冉韶华暮。-- 出自《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作者:[元]元好问
- 韶华渐好。-- 出自《绛都春·韶华渐好》作者:[宋]吴则礼
- 韶华骀荡。-- 出自《喜迁莺·韶华骀荡》作者:[宋]赵善扛
- 孤负几韶华。-- 出自《喜迁莺·鸠雨细》作者:[宋]许棐
- 流水韶华。-- 出自《浪淘沙·宝押绣帘斜》作者:[宋]李莱老
-
韶华几许。-- 出自《减字木兰花·人生可意》作者:[宋]韦骧
- 百岁韶华如电。-- 出自《望梅花·百岁韶华如电》作者:[宋]无名氏
- 肠断送韶华。-- 出自《浪淘沙·肠断送韶华》作者:[宋]张先
- 韶华。-- 出自《醉落魄/一斛珠》作者:[宋]张抡
- 诗酒韶华。-- 出自《喜迁莺令/喜迁莺》作者:[宋]周端臣
- 韶华迅速。-- 出自《齐天乐 赠蔡德厚》作者:[元]王丹桂
- 芳尘满目悠悠。-- 出自《高阳台·燕卷情丝》作者:[宋]蒋捷
- 挹芳尘。-- 出自《江城子·留仙初试砑罗裙》作者:[宋]辛弃疾
- 柔翰缜芳尘。-- 出自《夏始和刘潺陵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芳尘暗陌。-- 出自《宴清都·暮色闻津鼓》作者:[宋]方千里
- 芳尘休扑。-- 出自《醉落魄/一斛珠》作者:[宋]京镗
- 冉冉池上烟。-- 出自《句》作者:[唐]李宣古
- 冉冉梅花暖。-- 出自《清平乐·娟娟月满》作者:[宋]吴则礼
- 愁冉冉。-- 出自《归自谣·愁冉冉》作者:[宋]无名氏
-
清愁冉冉。-- 出自《减字木兰花·一尊留夜》作者:[宋]张孝祥
- 湛露何冉冉。-- 出自《为周夫人赠车骑诗》作者:[魏晋]陆机
- 冉冉年时暮。-- 出自《梁甫吟》作者:[魏晋]陆机
- 冉冉高陵苹。-- 出自《拟青青陵上柏诗》作者:[魏晋]陆机
- 冉冉梅花暖。-- 出自《清平乐·娟娟月满》作者:[宋]毛滂
- 冉冉烟波里。-- 出自《虞美人·美人一舸横秋水》作者:[宋]吴潜
- 已如臃肿木。-- 出自《夜梦故人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已如薄紫拂。-- 出自《咏杂花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即今双鬓已如丝。-- 出自《临江仙·乱後此身何计是》作者:[宋]向滈
- 炎方灰冷已如冰。-- 出自《木兰花慢 征南》作者:[元]张弘范
- 惨或在腹,已如色声。-- 出自《视民诗》作者:[唐]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