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高谠》 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意思:幸亏有才华和大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贻高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宗兄的人的赞美和期待。 首句“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宗兄在仕途上可能带来的困扰的担忧。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宗兄的深深关心,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些无奈。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这句诗以松树和雪作为比喻,赞美了宗兄的高尚品质和独特魅力。松树在石头上生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雪中的孤玉更显明净,象征着孤独中的高洁。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场景,一是中秋之夜的西陵晓月,一是半夜的军鼙声。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宗兄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最后,“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宗兄才华和节操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宗兄未来的信心。作者相信,有了清才和洪笔的支持,宗兄的高节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终成为公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它通过描绘宗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些无奈和期待。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
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幸有

    读音:xìng yǒu

    繁体字:幸有

    意思:本有;正有。
      ▶唐·杜甫《曲江》诗之三:“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贺铸《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 清才

    读音:qīng cái

    繁体字:清才

    意思:
     1.卓越的才能。
      ▶唐·刘禹锡《裴相公大学士见示因命追作》诗:“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
      ▶明·叶宪祖《鸾鎞记•闺咏》:“只有东邻鱼家惠兰义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