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褚司马》 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意思:谁说老龙吉,不免伯牛灾。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哭褚司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心灵的解脱和追求真理。诗人通过描绘内心的困扰、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 首联“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困扰的认知,认为这些困扰都是因为内心的迷惑和妄想所造成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认为人生就像是一次短暂的约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 颔联“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借用古代神话和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即使是看似吉祥的老龙,也难以避免伯牛的灾难。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那些看似成功的人,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颈联“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山川、树木和夜晚的泉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这些景象让人感到苦涩和哀伤,也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尾联“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才华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同时,他也呼吁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要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通过描绘内心的困扰、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
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
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
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
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老龙

    读音:lǎo lóng

    繁体字:老龍

    意思:(老龙,老龙)

     1.指老子。语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元·耶律楚材《河中春游有感》诗之五:“自知勋业输雏凤,

  • 伯牛

    读音:bó niú

    繁体字:伯牛

    意思:
     1.孔子弟子冉耕的字。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朱熹集注:“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

  • 未免

    读音:wèi miǎn

    繁体字:未免

    短语:在所难免

    英语:(adv) truly; rather a bit too

    意思:
     1.不免,免不了。
      ▶《孟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