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意思: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全文创作背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的一次战争有关。当时,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作为武攸宜的参谋随军出征,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导致兵败。陈子昂多次进言,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降职为军曹。他因此感到报国无门,心情苦闷,于是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慷慨悲吟的诗篇,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壮志难酬的痛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人后

    读音:rén hòu

    繁体字:人後

    意思:(人后,人后)
    后嗣。
      ▶《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
      ▶《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三年》:“莽召明礼少府宗伯凤入说为人后之谊。”
      ▶宋·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来者

    读音:lái zhě

    繁体字:來者

    英语:comer

    意思:(来者,来者)

     1.将来的事。
      ▶《易•繫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