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

意思:县前水颜色细鳞鱼,一个是君主吊唁水边。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县前水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县前水色细鳞鳞”描绘了县前水的清澈和美丽,诗人用“细鳞鳞”形容水色,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仿佛可以触摸到那清澈的水面。 “一为夫君吊水滨”表达了诗人对夫君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水为媒介,表达了对夫君的深深思念。 “漫把文章矜后代”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人的智慧和才华,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因为荣华富贵总是属于他人。 “莺偷旧韵还成曲”和“草赖馀吟尽解春”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
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
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
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水滨

    读音:shuǐ bīn

    繁体字:水濱

    英语:waterside

    意思:(水滨,水滨)
    水边。
      ▶《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晋·王嘉《拾遗记•周》

  • 鳞鳞

    读音:lín lín

    繁体字:鱗鱗

    英语:numerous as fish scales

    意思:(鳞鳞,鳞鳞)

     1.形容鳞状物。形容云彩。
      ▶《文选•鲍照<还都道中作>诗》

  • 夫君

    读音:fū jūn

    繁体字:夫君

    英语:lord and master

    意思:
     1.《文选〈九歌•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
      ▶刘良注:“夫君谓灵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

  • 水色

    读音:shuǐ sè

    繁体字:水色

    意思:
     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