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勾熙载赴浙西盐》 锵然历帝聪,简记谅已确。

锵然历帝聪,简记谅已确。

意思:铿锵地历帝聪明,简单记确实已经确。

出自作者[宋]陆九渊的《送勾熙载赴浙西盐》

全文创作背景

《送勾熙载赴浙西盐》是宋代诗人陆九渊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勾熙载的仕途任命有关。勾熙载被任命为浙西盐的官员,即将赴任,陆九渊为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福和期望。陆九渊和勾熙载是好友,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在这首诗中,陆九渊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勾熙载赴任的描述,诗中也展现了陆九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分浙江流,东境浮海角。
其民仰鱼盐,久已困征榷。
麦禾与桑麻,耕锄到墝埆。
往岁比不登,场圃几濯濯。
荒政劳庙谋,赈廪开数数。
饥羸不待饱,共感君泽渥。
仁哉覆育恩,所恶吏龌龊。
教诏弥谆谆,听受只藐藐。
何知国与民,足己肆贪浊。
流离且未还,已复事椎剥。
按察殊未曾,圣主独先觉。
重贻宵旰忧,顾盼求草荦。
君固岷峨英,怀抱富荆璞。
迩来奏对语,朝阳鸣鷟鸑。
锵然历帝聪,简记谅已确。
外台适虚席,妙选出亲擢。

作者介绍
陆九渊(1139年-1181年),字道山,号青峰,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世家,祖上曾有唐朝宰相,他自幼聪慧,七岁即能读书写字。陆九渊早年曾投身于理学门派,后来转向心学,创立了“格物致知”这一重要思想。

陆九渊所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主要指通过观察世界万物,探究它们的本质属性,以求达到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把握,并从而实现做事情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他认为人的心灵是具有本能的善性,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错觉和负面情绪。他提倡“心中无物”,即要将自己的内心净化、清空,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的真实事物上,以求达到对事物的真正认识和理解。

除了哲学思想方面的成就,陆九渊还曾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有所成就,担任过吏部秘书郎、吏部员外郎等职务,还多次被征召出任高级官员。他的作品有《格致论》、《四端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帝聪

    读音:dì cōng

    繁体字:帝聰

    意思:(帝聪,帝聪)
    帝王的听闻。
      ▶唐·章碣《赠边将》诗:“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贤声愈着,直达帝聪。”

  • 简记

    读音:jiǎn jì

    繁体字:簡記

    意思:(简记,简记)
    文书簿册。

    解释:1.亦作\"?记\"。 2.文书簿册。

    造句:暂无

  • 锵然

    读音:qiāng rán

    繁体字:鏘然

    意思:(锵然,锵然)

     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唐·蒋防《幻戏志•叶法善》:“金翠珠玉,间厕其内,楼高百五十尺,微风所触,锵然成韵。”
      ▶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