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敬酬陆山人二首》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意思:党议连杀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敬酬陆山人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那些被朝廷忽视的忠直之士和隐居山林的高人。诗中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和遭遇,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同情。 首句“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描绘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忠直之士不断被诛杀,而那些高人隐士也纷纷离去。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不公,也表达了对这种不公的愤慨。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被忽视的忠直之士的同情,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待遇,只能离开朝廷,去地方上担任官职。而那些在朝廷中任职的人,也因为他们的行为而被诛杀。这表达了对这种不公的无奈和悲愤。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这两句描绘了那些在海边耕作和打渔的人,他们追随使者车,接受朝廷的命令。这表达了对那些默默无闻、默默耕耘的人的敬意,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却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那些在山中隐居的高人的赞美。他们虽然离开了繁华的城市,但却掌管着官印,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他们虽然生活在山林之中,但却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忠直之士、隐居高人等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不公。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高士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士

    英语:profound scholar

    意思:
     1.志行高洁之士。
      ▶《墨子•兼爱下》:“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 直臣

    读音:zhí chén

    繁体字:直臣

    意思:直言谏诤之臣。
      ▶《汉书•朱云传》:“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暴乱之后,仍彰烈士之功;忧危之

  • 纷纷

    读音:fēn fēn

    繁体字:紛紛

    短语:纷扰 纷乱 淆乱 混乱 扰乱 困扰 狂乱 乱糟糟 乱哄哄 狂躁

    英语:one after another

    意思:(纷纷

  • 党议

    读音:dǎng yì

    繁体字:黨議

    意思:(党议,党议)

     1.聚众议论。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 连诛

    读音:lián zhū

    繁体字:連誅

    意思:(连诛,连诛)

     1.连累杀戮。
      ▶唐·牛僧孺《玄怪录•来君绰》:“炀帝尽欲诛其诸子,君绰忧惧连诛。”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一》:“不谓姦邪搆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