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白胡僧歌》 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

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

意思:这个僧人年几乎哪能知道,手种青松现在十围。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太白胡僧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中一位神秘胡僧的诗。诗中通过对胡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内心清净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诗人通过描述胡僧所在的山峰高耸入云,与天相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胡僧的修行之高深,难以被世人所理解。 颔联“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诗人通过描绘胡僧手持楞伽经进入山顶的寺庙,而普通人却只能听到寺庙中的钟声,进一步强调了胡僧的神秘和与众不同。 颈联“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诗人通过描绘胡僧的锡杖和钵盂,表达了其修行之深和智慧之高。锡杖象征着威严和力量,钵盂则象征着慈悲和救赎。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胡僧的独特形象和非凡之处。 尾联“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诗人表达了对能够见到胡僧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修行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得到商山老人的指引,从而能够接近胡僧,实现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胡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内心清净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山峰、寺庙、锡杖、钵盂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
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
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
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青松

    读音:qīng sōng

    繁体字:青鬆

    意思:
     1.苍翠的松树。
      ▶《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

  • 得知

    读音:dé zhī

    繁体字:得知

    短语:识破 意识到 获悉 查出 得悉 探悉 惊悉

    英语:(find out and) know

    意思:
     1.岂知;可知。<

  • 年几

    读音:nián jǐ

    繁体字:年幾

    意思:(年几,年几)
    年纪,岁数。几,通“纪”。
      ▶南朝·梁·刘孝威《拟古应教》诗:“美人年几可十余,含羞转笑敛风裾。”
      ▶宋·王谠《唐语林》卷五引黄幡绰奏曰:“大家

  • 那得

    读音:nà de

    繁体字:那得

    意思:怎得;怎会;怎能。
      ▶《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唐·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

  • 十围

    读音:shí wéi

    繁体字:十圍

    意思:(十围,十围)

     1.亦作“十韦”。形容粗大。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而櫱,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张铣注:“十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