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僧子思以卷来见》 诗书出邹鲁,诵学无蛮夷。

诗书出邹鲁,诵学无蛮夷。

意思:诗写出来邹鲁,背诵学习没有少数民族。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僧子思以卷来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中国反好之”,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明珠与翡翠,中国反好之。”中,作者用“明珠”和“翡翠”比喻中国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颔联“诗书出邹鲁,诵学无蛮夷。”中,作者强调了诗书之学的重要性,认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不分地域和民族,无论何地何族,都可以接受诗书之学。 颈联“服彼而习此,养騂安问犁。”中,作者表达了对于不同文化的学习和融合的态度,认为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尾联“古者耕钓士,处心殊处卑。”中,作者引用了古代耕钓之士的事例,表达了对于平凡人的尊重和欣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融合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珠与翡翠,中国反好之。
诗书出邹鲁,诵学无蛮夷。
服彼而习此,养騂安问犁。
古者耕钓士,处心殊处卑。
譬彼乃可语,吾病强扶持。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邹鲁

    读音:zōu lǔ

    繁体字:鄒魯

    意思:(邹鲁,邹鲁)

     1.邹国、鲁国的并称。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
      ▶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

  • 蛮夷

    读音:mán yí

    繁体字:蠻夷

    英语: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意思:

  • 诗书

    读音:shī shū

    繁体字:詩書

    英语:Confucian classics

    意思:(诗书,诗书)

     1.《诗经》和《尚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