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章安世赴举》 一枝未折仙人桂,千里又随乡老书。

一枝未折仙人桂,千里又随乡老书。

意思:一支没有折仙人桂,千里又随乡老书。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送章安世赴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咏萤火和蜡烛》,作者通过描绘萤火和蜡烛的形象,表达了对辛勤工作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萤烛辛勤十载馀”,作者以萤火和蜡烛的辛勤工作,象征着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们的努力和坚韧。这里的“十载馀”强调了时间的长度,表达了这些人的辛勤付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不懈的努力。 “蔼然高价满州闾”一句,作者用“蔼然”形容萤火和蜡烛的高贵品质,用“满州闾”形容他们的声望和影响力。这里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 “一枝未折仙人桂,千里又随乡老书”两句,作者借用了仙人桂树的典故,表达了人们对于那些尚未取得成功的人们的期待和祝福。这里的“乡老书”可能指的是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也可能指的是那些正在努力奋斗的人。 “梁苑雪花成赋后,禹门雷鼓化鳞初”两句,作者用梁苑和禹门的典故,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景象。梁苑是汉代皇家园林,雪花成赋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禹门雷鼓化鳞则象征着改革的开始,预示着未来的繁荣和进步。 最后两句“山城日日望春榜,莫遣南来音信疏”,作者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期待,希望春天的榜单能够早日到来。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疏远南方的消息,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南方的人们需要帮助或者消息不通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萤火和蜡烛的形象,表达了对辛勤工作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对人们的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萤烛辛勤十载馀,蔼然高价满州闾。
一枝未折仙人桂,千里又随乡老书。
梁苑雪花成赋后,禹门雷鼓化鳞初。
山城日日望春榜,莫遣南来音信疏。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仙人

    读音:xiān rén

    繁体字:仙人

    英语:faerie

    意思:亦作“僊人”。
     
     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 老书

    指旧书或古书。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 张天翼 《畸人手记》:“三叔不顺嘴地问‘那--那--你岳老子是留学的呀?’‘从前在屋里读老书,中了经济特科。三十好几了才出洋留学。’”

    读音:lǎo sh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