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毛仙翁》 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

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

意思:曾老师轩辕黄帝朋友尧、汤,混合过程和光辅助周武王。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赠毛仙翁》

全文创作背景

《赠毛仙翁》是唐朝诗人李绅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道家文化和仙人有关。在李绅的时代,社会对道家文化及仙人有一定的崇拜和敬仰,许多诗人会与道士或仙人交往并创作相关的诗歌。 具体到《赠毛仙翁》这首诗,李绅通过描述毛仙翁的形象、行为及道家思想,表达了对仙人的敬仰和对道家文化的赞美。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家及仙人的信仰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道家文化、仙人信仰以及诗人与仙人的交往有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
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
周之天子无仙气,成武康昭都瞥尔。
穆王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
鹤发韬真世不知,日月星辰几回死。
金鼎作丹丹化碧,三万六千神入宅。
仙兄受术几千年,已是当时驾鸿客。
海光悠容天路长,春风玉女开宫院。
紫笔亲教书姓名,玉皇诏刻青金简。
桂窗一别三千春,秦妃镜里娥眉新。
忽控香虬天上去,海隅劫石霄花尘。
一从仙驾辞中土,顽日昏风老无主。
九州争夺无时休,八骏垂头避豺虎。
我亦玄元千世孙,眼穿望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和光

    引用解释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 周武

    读音:zhōu wǔ

    繁体字:周武

    意思:即周武王。
      ▶《左传•昭公四年》:“周武有孟津之誓廪。”
      ▶三国·魏·钟会《檄蜀文》:“周武有散财发廪表闾之义。”
      ▶《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

  • 混迹

    解释

    混迹 hùnjì

    [hide one\'s identity;unworthly occupy a place among] 杂身其间

    引用解释

    见“ 混迹 ”。

  • 轩黄

    读音:xuān huáng

    繁体字:軒黃

    意思:(轩黄,轩黄)
    即黄帝。因其名轩辕,故称。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四:“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赞曰: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