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边军谣》 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

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

意思:官私债还不足以拖欠,又见散银来买谷物。

出自作者[明]纪青的《边军谣》

全文创作背景

《边军谣》是明代诗人纪青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边军生活的艰苦和困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明朝边疆地区的军事形势和社会经济状况有关。在明朝时期,边疆地区经常遭受外敌的侵扰和进攻,为了保卫边疆安全,明朝政府不得不派遣大量的军队驻扎在这些地区。然而,由于边疆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军队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士兵们不得不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疾病等痛苦。 纪青通过《边军谣》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边军士兵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边疆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军苦,边军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几斗仓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聊将斛卖办科差,颗粒何曾入空釜。
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
揭瓦偿,今年瓦尽兼折屋。
官司积谷为备荒,岂知剜肉先成疮。
近闻防守婺州贼,遍遣丁男行运粮。
老弱伶仃已不保,何况对面拖刀枪。
婉婉娇儿未离母,街头抱鬻供军装。
闾阎哭声日震地,天远无路闻君王。
君不见京师养兵三十万,有手何曾捻弓箭。
太仓有米百不愁,饱饭且趁构栏游。

关键词解释

  • 官逋

    读音:guān bū

    繁体字:官逋

    意思:拖欠的官府租税。
      ▶清·吴伟业《直溪吏》诗:“官逋依旧在,府帖重追起。”
      ▶清·王韬《淞滨琐话•虑双月》:“吾家寡母弱女,不欠官逋,彼自姓陆,吾自姓卢,若来何为者。”<

  • 私债

    读音:sī zhài

    繁体字:私債

    意思:(私债,私债)
    亦作“私责”。
     私人所欠的债。
      ▶汉·桓宽《盐铁论•取下》:“高枕谈卧,无叫号者,不知忧私责。”
      ▶唐·皮日休《橡媪叹》诗:“农时作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