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使君赴邵州》 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

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

意思:郢路逢回去的客人,湘川问距津。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送李使君赴邵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友人出使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两句“出送东方骑,行安南楚人”,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目的地。其中,“东方骑”和“南楚”分别指代友人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表达了送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这两句也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征程的场景,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描绘了友人即将到达的城池的景象。这里用“春足雨”来形容春天的雨水充足,给城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风俗夜迎神”则描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人们在夜晚迎接神灵,表达了对友人的欢迎和祝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城池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描绘了友人在旅途中遇到的情景。这里用“郢路逢归客”来形容自己遇到了归乡的友人,表达了彼此之间的亲切和友情。同时,“湘川问去津”则描绘了友人询问去往湘江的路径,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帮助。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厚友情,也展现了友人的善良和热心。 最后两句“争看使君度,皂盖雪中新”,描绘了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场景。这里用“争看使君度”来形容人们争相迎接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欢迎。同时,“皂盖雪中新”则描绘了友人乘坐的轿子在雪中显得格外新鲜和引人注目,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人们对友人的热情和期待。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送东方骑,行安南楚人。
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
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
争看使君度,皂盖雪中新。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关键词解释

  • 湘川

    读音:xiāng chuān

    繁体字:湘川

    意思:即湘江。
      ▶晋·陆机《乐府》诗之十六:“北徵瑶臺女,南要湘川娥。”
      ▶唐·李群玉《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 郢路

    读音:yǐng lù

    繁体字:郢路

    意思:
     1.通往郢都的路途。谓重返国门之路。
      ▶《楚辞•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2.喻指歌坛文场。
      ▶唐·骆宾王《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