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 宏光》 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

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

意思:更兼马阮当朝,高刘镇守,狗和猪包头巾。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念奴娇 宏光》

全文创作背景

《念奴娇 宏光》是清朝文人郑燮所作的一首词,其创作背景与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有关。宏光是南明福王的年号,郑燮在词中通过叙述宏光年间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情绪。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学意象,展现了郑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思想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宏光建国,是金莲玉树,後来狂客。
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燕子衔笺,春灯说谜,夜短嫌天窄。
海云分付,五更拦住红日。
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
卖尽江山犹恨少,只得东南半壁。
国事兴亡,人家成败,运数谁逃得?
太平隆万,此曹久已生出。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当朝

    读音:dāng cháo

    繁体字:噹朝

    英语:present dynasty

    意思:(当朝,当朝)
    I

     1.掌权;执政。
       ▶《南史•柳元景传》:“元景起自将率,及

  • 更兼

    引用解释

    更加上。《水浒传》第六一回:“惟此 北京 ,是 河北 第一个去处;更兼又是 梁中书 统领大军镇守,如何不摆得整齐?”《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自从 安老爷 的老太爷手里,因晚年好静,更兼家里人口稀少,住不了许多房间,又不肯轻弃祖业,倒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又办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爷去祭那婆娘;更兼

  • 马阮

    读音:mǎ ruǎn

    繁体字:馬阮

    意思:(马阮,马阮)
    指马士英和阮大鋮二人。于明亡后,拥立福王,共领朝政,相互勾结,专权误国。
      ▶清·宋儒醇《望板子矶》诗:“马·阮诚豺虎,良玉亦枭鸱。”
      ▶王季思《

  • 作镇

    读音:zuò zhèn

    繁体字:作鎮

    意思:(作镇,作镇)
    镇守一方。
      ▶《文选•张衡<西京赋>》:“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刘良注:“澶漫靡迤,宽长貌。言此原陵为国之近镇。”
      ▶晋·潘岳

  • 犬豕

    读音:quǎn shǐ

    繁体字:犬豕

    意思:
     1.狗和猪。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庖厨之物,奚异犬豕之类乎!”
     
     2.比喻鄙贱之人。
      ▶唐·杜牧《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

  • 包巾

    读音:bāo jīn

    繁体字:包巾

    意思:古代用纱布等制成的一种便帽。亦指一般裹头用的纺织物。
      ▶《水浒传》第七六回:“褐衲袄满身锦衬,青包巾遍体金销。”
      ▶《西游补》第六回:“既是张飞庙,该带一顶包巾。纵使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