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镬皆知避,何心愿代烹。
意思:鼎锅都知道躲避,有什么心愿代替煮。
出自作者[宋]林同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姜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鼎镬皆知避,何心愿代烹
恐伤父母意,不独弟兄情》以一种深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
首两句“鼎镬皆知避,何心愿代烹”,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命的珍视。这里,“鼎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工具,用于烹煮犯人。作者知道这种刑罚的残酷,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选择避开这种可能的灾难。而“何心愿代烹”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他并不渴望死亡,也不愿意去体验死亡的恐怖。
接下来的两句“恐伤父母意,不独弟兄情”,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作者的孝道观念。作者担心因为自己的犯罪而伤害到父母的心,所以他不能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更不用说让父母为他代受刑罚。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作者不愿意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让兄弟受到牵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和价值观。这种情感和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人性光辉,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和亲情的尊重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