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秦邮露筋祠》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

意思:西湖水连天,湖光卷全部冷烟。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题秦邮露筋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湖边景色的诗,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带着忧郁的感觉。首句“湖上水连天”,描绘了湖面的广阔,水天相连,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湖光卷尽寒烟”,通过“卷尽”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湖水波动,寒烟被卷起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寒冷、空灵的氛围。 “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这里提到了玉娥,也许是湖的女神,或者是某个历史人物,她的离去让湖面显得更加寂静。“尽日凝妆俨然”,这句话给人一种静态美,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玉娥的妆容永恒不变。 “漠漠雨丝飘碧瓦,人在女郎祠下”,这里描绘了雨中的湖边景色,雨丝飘落在碧绿的瓦片上,人们躲在女郎祠下避雨,这一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这句话以红梨的开谢寓意着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转。明朝又是春社,给人一种世事无常,时光匆匆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湖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流畅,是一首值得细品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
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
漠漠雨丝飘碧瓦,人在女郎祠下。
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湖光

    读音:hú guāng

    词语解释

    ⒈  湖水泛出的波光。

    湖光山色。十里湖光一叶舟。

  • 连天

    读音:lián tiān

    繁体字:連天

    英语:incessanly; reaching the sky; for several days in a row

    意思:(连天,连天)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