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意思:几乎每渔樵伴侣,经常到民间去。

出自作者[明]吴兆的《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

全文创作背景

《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是明朝诗人吴兆的诗作。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会背景:明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明朝也是文人雅士交往密切,诗歌创作盛行的时代。这样的社会背景为吴兆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个人背景:吴兆本人是一位文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诗歌创作才能。他与吴隐君梦旸是好友,二人之间有深厚的情谊。这首《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很可能是吴兆在游览浦子口时,想起了远方的友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寄给吴隐君梦旸。 综上所述,这首《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在明朝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吴兆在游览浦子口时,怀念远方的友人吴隐君梦旸,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寄给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
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
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
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

关键词解释

  • 草泽

    读音:cǎo zé

    繁体字:草澤

    英语:grassy marsh

    意思:(草泽,草泽)

     1.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
      ▶《战国策•秦策四》:“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