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都下书怀》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

意思:明知道弄巧翻成拙,除了计划回家都是虚。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都下书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京华作梦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庐。白发生来美人笑,黄金散尽故交疏。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出处古人都说尽,功名未必胜鲈鱼。》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追求和名利的看法的诗。诗人在诗中回顾了自己在京华十年的生活,表达了对故友疏远、功名未成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京华作梦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庐。”诗人用“作梦”来形容自己在京华的十年生活,暗示这段时间的生活并非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美好。而“不道南山有弊庐”则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颔联“白发生来美人笑,黄金散尽故交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却未能实现理想、功名未成的心境。诗人用“美人笑”来形容自己年华老去后的落寞和无奈,用“黄金散尽”暗示自己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代价。而“故交疏”则表达了与故友疏远、情谊淡薄的感慨。 颈联“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自己过去追求功名的否定。诗人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可能并未得到预期的结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诗人开始思考归隐的生活,认为只有离开京华、回归故里才是真正的出路。 尾联“出处古人都说尽,功名未必胜鲈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无论出仕还是归隐,古人都已经说尽了。然而,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也未必能比得上家乡的鲈鱼美味。这暗示着诗人对功名的淡然,以及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功名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京华作梦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庐。
白发生来美人笑,黄金散尽故交疏。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
出处古人都说尽,功名未必胜鲈鱼。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除却

    读音:chú què

    繁体字:除卻

    英语:abatement

    意思:(除却,除却)
    除去。表示所说的不算在内。
      ▶唐·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诗:“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床。”

  • 明知

    读音:míng zhī

    繁体字:明知

    英语:scienter

    意思:I

     1.明确理解或瞭解。
       ▶《商君书•定分》:“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

  • 总是

    解释

    总是 zǒngshì

    [always] 永远地;无例外地

    引用解释

    1.总归是;全都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宋 黄公度 《青玉案》词:“霜桥月

  • 弄巧

    读音:nòng qiǎo

    繁体字:弄巧

    意思: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亦谓卖弄技巧。
      ▶宋·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西游记》第六六回:“这猴儿,你看他弄巧,怎么一只手使棒支吾

  • 归总

    读音:guī zǒng

    繁体字:歸總

    短语:合 联 归并 联合 归拢 合并 汇合 统一 联结 集合

    英语:put together

    意思:(归总,归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