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郑季常赴大学正》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意思:灰尘和荆棘,捷径走多迷。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送郑季常赴大学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期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眷恋和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路途的迷茫和艰难的理解。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开篇两句,诗人就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图景,自己驾车送出西城,心中充满了不舍。“眷言”二字,深深地表达出诗人的眷恋之情。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诗人向北望去,面临着康庄大道,询问友人将要去向何方。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关心和期待。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诗人以赤骥马为喻,祝愿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如同良马越过洼地,最终能达到瑶池般的高处,这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诗人以成都的繁华道路为背景,形容友人一旦出发,就如同骏马一跃,无法追赶。这既表达了别离的痛苦,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期待。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生的艰难和迷茫,道路上充满了浮尘和荆棘,即使选择捷径也常常会迷失方向。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这两句以景寄情,长风与秋林战斗,零露沾湿了人的衣裳,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别离之际的悲凉与哀伤。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最后两句,诗人以青松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坚贞祝愿。青松不改变它的枝干,期待友人在清霜时节也能坚韧不屈,这是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别离的痛苦、人生的艰难、前程的期待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浮尘

    读音:fú chén

    繁体字:浮塵

    英语:floating dust

    意思:(浮尘,浮尘)

     1.空中飞扬或物面附着的灰尘。
      ▶宋·林逋《寺居》诗:“不压浮尘拟何了,片心难舍

  • 捷径

    读音:jié jìng

    繁体字:捷徑

    意思:(捷径,快捷方式)
    亦作“捷迳”。
     
     1.近便的小路。
      ▶汉·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隋书•杨尚希传》:“

  • 荆棘

    读音:jīng jí

    繁体字:荊棘

    短语:

    英语:bramble

    意思:(荆棘,荆棘)

     1.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
      ▶《老子》:“师之所处,荆

  • 径行

    读音:jìng xíng

    繁体字:徑行

    英语:Do something directly.

    意思:(径行,径行)
    I

     1.任性而行。
       ▶《礼记•檀弓下》:“礼有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