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意思:神仙万乘着风走了,再度槎丫个模型桥。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全文赏析

辛弃疾于绍熙三年(1192年)春出任福建提刑,赴任途中访朱熹(晦翁)于建阳,疑朱熹陪辛弃疾游武夷即此时事。
---------------------
【注释】
  ①武夷:山名,在福建崇安县西南,相传有汉代武夷君居此,故名。其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溪流缭绕其间,凡九曲,可行竹筏。稼轩一度仕闽,并在罢职期间主管武夷山麓之冲佑观。棹(zháo兆)歌:船歌,划船歌。晦翁: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长稼轩十岁,与稼轩政见不尽相融,但两人私谊甚笃。  组诗由十首绝句组成,一绝一景,或描画,或抒情,或议论,各具特色,别见情趣,发人深省。
  ②“一水”两句:极言水势之急,群山为之开裂,水石相激,千步之外,可闻声响似雷。
  ③“扁舟”两句:言逆水行舟之艰。篙师:撑篙之船夫。咫(zhǐ止)尺:古时八寸曰咫,咫尺谓距离极短极近。平澜:波澜平静。
  ④“烟鬟”句:谓“玉女”之发髻倒影水中,随波荡漾。鬟(huán环):环形发髻,喻山峰之形。
  ⑤“游人”两句:谓游人去后,月夜的玉女峰一片冷寂。
  ⑥“见说”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诗谓此间乃人世仙境。见说:听说。
  ⑦“花开”两句:谓仙人无觅,惟月夜似有箫声可闻。此写清幽谧静之境。
  ⑧啮(niè聂):用牙啃或咬。缺啮:指被千古风雨消蚀的缺口。
  ⑨悬知:想来。
  ⑩擎天柱:古代神话传说谓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因喻国家栋梁之臣。
  ⑾帝王师:此指姜尚。姜尚字望,一说字子牙,尝垂钓于渭水,周文王访之,以车载归,尊为师尚父。辛诗用此,希政局清明,世无遗贤。
  ⑿钓矶:钓鱼时所坐的岩石。
  ⒀西伯:即周文王姬昌。兴周灭商前,曾受商封为西伯,又称伯昌。
[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乘风

    读音:chéng fēng

    繁体字:乘風

    意思:(乘风,乘风)

     1.驾着风;凭藉风力。
      ▶《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神仙

    读音:shén xiān

    繁体字:神仙

    短语:仙 菩萨 神灵 神明

    英语:(n) a supernatural or immortal being (i.e. fairy, elf, leprechau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