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贾谊旧居》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意思:楚乡卑湿叹息远方,鹏赋人不是住宅已经荒芜。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过贾谊旧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楚地的气候环境、人事变迁、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楚地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衰败的哀叹。 首联“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诗人首先描绘了楚地的气候环境和人事变迁。“楚乡”表明这是在楚地,“卑湿”是楚地的特点,这里气候湿润,地势低洼,给人一种潮湿阴郁的感觉。“叹殊方”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感叹。“鵩赋人非宅已荒”则进一步说明这个曾经有人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荒废了,暗示着这里的人事变迁和世事无常。 颔联“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诗人通过引用典故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衰败的哀叹。“谩有长书忧汉室”引用贾谊因遭权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写《鵩鸟赋》抒发忧国之情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汉室往昔繁华的怀念,但如今却只能空自叹息。“空将哀些吊沅湘”则引用《招魂》中“招魂楚些飞兮”的句子,表达了对楚地往昔繁荣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如今楚地衰败的哀叹。 颈联“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古井、疏林等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楚地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衰败的哀叹。“雨馀古井生秋草”描绘了一幅雨后古井旁秋草滋生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叶尽疏林见夕阳”则描绘了疏林中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孤寂落寞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楚地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楚地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衰败的哀叹。 尾联“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诗人以劝慰的口吻对过客说,不需要在这里频繁叹息,即使是咸阳的宫殿也有凄凉的时候。这里借过客之口,表达了对楚地衰败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楚地的气候环境、人事变迁、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楚地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衰败的哀叹。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用,使得诗歌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同时,诗人的劝慰之语,也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含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
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楚乡

    读音:chǔ xiāng

    繁体字:楚鄉

    意思:(楚乡,楚乡)
    楚地。
      ▶唐·戴叔伦《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诗:“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唐·温庭筠《南湖》诗:“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

  • 卑湿

    读音:bēi shī

    繁体字:卑濕

    英语:dampness of a low-lying land

    意思:(参见卑溼,卑湿)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