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地动》 据经若此非臆决,皎如秋日浮清霜。

据经若此非臆决,皎如秋日浮清霜。

意思:据经如此不是主观决定,华皎如秋日浮清霜。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地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灾人祸交织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腐败和朝廷昏庸的忧虑和谴责。 首句“吾闻元气判为二,升降相辅非相伤”描绘了天地初分时元气升降和谐的景象,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今者无端越疆畔,阴气焰焰侵于阳”一句突然转折,描绘了阴气入侵阳气,天地失序的灾难性场景。 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地震、房屋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可怕景象,以及人民惊恐逃避、无家可归的悲惨情境。同时,诗人借用“天意昧密宁能详”等语句,表达了对天意难测、灾难深重的无奈和哀叹。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或云蛮夷尚侵轶,已事岂必垂灾祥”等语句,暗示了外族入侵和朝廷腐败等人为因素加重了人民的苦难。最后,“祖宗威灵陛下圣,安得直语闻明堂”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天子能够圣明威严,听取直言,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期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沉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闻元气判为二,升降相辅非相伤。
今者无端越疆畔,阴气焰焰侵于阳。
阳收刚明避其势,阴负捷胜尤倡佯。
地乘是气亢于下,震荡裂拆乖其常。
齐秦晋代及荆楚,千百其堵崩连墙。
隆丘桀屋不自定,翩若猛吹摇旌幢。
生民汹汹避无所,如寄厥命于湖江。
有声四出嘻可怕,谁击万鼓何雷硠。
阴为气静乃如此,天意昧密宁能详。
或云蛮夷尚侵轶,已事岂必垂灾祥。
意者邪臣有专恣,气象翕翕难为富。
据经若此非臆决,皎如秋日浮清霜。
祖宗威灵陛下圣,安得直语闻明堂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清霜

    读音:qīng shuāng

    繁体字:清霜

    意思:
     1.寒霜;白霜。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湛方生《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聂夷中《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绿。”

  • 秋日

    读音:qiū rì

    繁体字:秋日

    英语:autumn days

    意思:
     1.秋天。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晋·潘岳《秋兴赋》:

  • 据经

    读音:jù jīng

    繁体字:據經

    意思:(据经,据经)
    依据经典。
      ▶《后汉书•赵典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辄咨问之。
      ▶典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新唐书•郑肃传》:“累擢太常少卿,

  • 若此

    读音:ruò cǐ

    繁体字:若此

    意思:
     1.此,这;这些。
      ▶《谷梁传•定公四年》:“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若犹‘此’也……连言之则曰‘若此’,或曰‘此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