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人老宜坚坐,更为春寒倦薄游。
意思:从知道老人应该坚持坐,更为春寒疲倦出游。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次韵仁近客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淡泊名利、归隐自然。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起伏变化,如水上的泡沫一样消逝,表达了他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态应该更加坚定,不再轻易游荡于春寒之中。诗人在晚年时,希望能回到黄山下,静静地读书,并租一条小船,在溪边度过余生。
首句“阅世纷如起灭沤”中,“阅世”代表了经历人生,“纷如”和“起灭沤”分别描绘了世事纷扰和人生如泡沫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可须金羽较沈浮”中的“金羽”常用来象征珍贵的事物,这里可能指财富或地位。诗人认为这些都不值得过分追求,表达了他对物质利益的淡然态度。
“自知人老宜坚坐”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态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态应该更加坚定,不再轻易动摇。
“更为春寒倦薄游”描绘了诗人在春寒中感到疲倦,不愿游荡,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游荡的倦意。
“羌蹇尚能哦楚些”中的“羌蹇”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和毅力,“哦楚些”可能指读书或写作。即使年老体衰,诗人仍然能够坚韧不拔,保持内心的坚韧和毅力。
“仪邻不复梦唐楼”中的“唐楼”可能指繁华的都市或名利场。诗人已经不再向往那个地方,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载书归老黄山下”是诗人的最终归宿,他希望带着书籍回到黄山下,过上平静的读书生活。
最后,“待唤溪翁赁半舟”表达了诗人对溪边生活的向往,他愿意租一条小船在溪边度过余生。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态变化,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句子
- 云屋春寒重。-- 出自《虞美人·军书未息梅仍破》作者:[宋]苏庠
- 为春寒。-- 出自《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人事之余,颇浮沉於》作者:[元]袁易
- 犹怯春寒。-- 出自《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作者:[宋]章谦亨
- 春寒愁杀人。-- 出自《阮郎归·一帘疏雨细於尘》作者:[宋]王同祖
-
休怕春寒。--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犹怯春寒。-- 出自《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作者:[宋]陈康伯
- 春寒雨妥。-- 出自《清平乐·春寒雨妥》作者:[宋]朱敦儒
- 昨夜春寒。-- 出自《一翦梅·小巧楼台眼界宽》作者:[宋]蒋捷
- 今夜春寒。-- 出自《一翦梅·小巧楼台眼界宽》作者:[宋]蒋捷
- 春寒未定。-- 出自《桂枝香·春寒未定》作者:[宋]朱敦儒
- 自知自知。-- 出自《啄木儿 啄木儿共五首,第一首前多出数句似》作者:[元]王哲
- 自知过,自知过。-- 出自《清心镜 搜己过》作者:[元]马钰
- 无寐复无寐,自知仍自知。-- 出自《不寐十首》作者:[宋]方回
- 自知百年后。-- 出自《诗》作者:[魏晋]阮瑀
- 自知梅处。-- 出自《点绛唇·江上新晴》作者:[宋]冯时行
- 芳心两自知。-- 出自《醉桃源/阮郎归》作者:[宋]秦观
- 藜藿终自知。-- 出自《侍游方山应诏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更为笛声怀旧。-- 出自《西江月·竹寺青灯永夜》作者:[宋]向滈
- 晚节更为儒。-- 出自《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作者:[唐]王维
- 更为寿。-- 出自《行路难/梅花引》作者:[宋]贺铸
- 急性更为慢性。-- 出自《德报怨 赠吴知纲》作者:[元]马钰
- 相思更为谁。-- 出自《长相思·行相思》作者:[宋]向滈
- 漾舟人老。-- 出自《点绛唇·洞户香凝》作者:[宋]刘一止
- 年衰人老。-- 出自《减字木兰花·年衰人老》作者:[宋]朱敦儒
- 惜春人老。-- 出自《点绛唇·把酒留春》作者:[元]元好问
- 世故催人老。-- 出自《虞美人·寒来暑往何时了》作者:[宋]刘学箕
- 何事催人老?-- 出自《贺新郎 太白墓,和稚存韵》作者:[清]黄景仁
- 人老昔游非。-- 出自《唐多令 拟龙洲 钱塘晓渡》作者:[元]邵亨贞
- 双鬓催人老。-- 出自《菩萨蛮·香波绿暖浮鹦鹉》作者:[宋]舒亶
- 岂无车可出,傥有约宜坚。-- 出自《和孙司门寄宽堂诗二首》作者:[宋]杜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