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少年·无穷官柳》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意思:罨画园林溪给碧,计算重来、都成陈迹。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忆少年·无穷官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诗。诗中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三句“无穷官柳,无柳画舸,无根行客。”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官柳是官府前柳树的代称,通常长势极盛。而画舸则是装饰华美的船只,这里用作柳船的借代。诗人用“无柳”来表达离别时没有柳枝依依的情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无根行客”则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这两句描绘了南山仍在送别,但城中人已经远去,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离人的思念。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诗人用罨画园林和溪水绀碧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而“算重来、尽成陈迹”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借用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年华老去,桃花依旧的感慨。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穷官柳,无柳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陈迹

    读音:chén jì

    繁体字:陳跡

    英语:vestiges

    意思:(参见陈迹,陈蹟)

    近义词: 旧事、痕迹、往事、旧迹、遗迹

    详细释

  • 园林

    读音:yuán lín

    繁体字:園林

    短语:园 苑

    英语:park

    意思:(园林,园林)

     1.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的场所。
      ▶

  • 罨画

    读音:yǎn huà

    繁体字:罨畫

    意思:(罨画,罨画)
    色彩鲜明的绘画。
      ▶明·杨慎《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艷丽多姿。
      ▶唐·秦韬玉《送友人

  • 重来

    读音:chóng lái

    繁体字:重來

    意思:(重来,重来)

     1.再来;复来。
      ▶晋·陶潜《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