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六日西风极凉如十月间晨起偶题》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凄。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凄。

意思:刚刚超过三伏热刚回来,风景谁知就很凄惨。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八月六日西风极凉如十月间晨起偶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凄》是一首描绘作者在三伏天结束归乡,但风景却突然变得凄凉的感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心情和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首联“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凄”,作者描述了自己刚刚结束三伏天的酷热,回到家乡,却发现风景已经变得凄凉。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暗示了作者对这种变化的惊讶和不解。同时,“初归”和“遽惨凄”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颔联“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短日中借酒消愁,在五更时分梦中回到家乡,表达了旅途中的疲惫和思乡之情。这里,“短日”和“晨鸡”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颈联“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作者通过描绘江天的寒冷、沼泽的风多和稀少的大雁,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这里,“鱼龙蛰”和“鸿雁稀”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远离家乡的孤独感。 尾联“尘箧敝貂犹得在,过冬偶免叹无衣”,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仍然保存着旧貂皮大衣,暗示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这里,“敝貂”和“免叹无衣”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对旅途艰辛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三伏天结束归乡,但风景却突然变得凄凉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反问、对比、描绘等手法,语言简练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凄。
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
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
尘箧敝貂犹得在,过冬偶免叹无衣。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伏暑

    读音:fú shǔ

    繁体字:伏暑

    英语:latent summer-heat

    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喂养》:“若伏暑之鞍,又宜急卸。”
    ---------

  • 风景

    读音:fēng jǐng

    繁体字:風景

    短语:景 景观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风景,风景)

     1.风光景色。
      ▶南朝·宋·鲍照《

  • 三伏

    读音:sān fú

    繁体字:三伏

    英语:dog days

    意思:
     1.即初伏、中伏、末伏。农历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归风

    读音:guī fēng

    繁体字:歸風

    意思:(归风,归风)

     1.回风。
      ▶《文选•木华<海赋>》:“或乃萍流而浮转,或因归风以自反。”
      ▶李周翰注:“或因迴风以自归也。”
     

  • 惨凄

    读音:cǎn qī

    繁体字:慘凄

    意思:(参见惨凄,惨悽)

    详细释义:悲伤哀凄。文选?嵇康?琴赋:『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懔惨凄,愀怆伤心。』西游记?第三十八回:『长老忽然惨凄道:「陛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