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意思:江国一年成波浪对,庐山进入手是真休。

出自作者[宋]朱槔的《九日与客语慨然有庐山之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远眺,抒发内心感慨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中,诗人以重阳节赏菊为引子,用“黄花笑白头”的比喻,表达了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而“分将牢落付林丘”则表达了诗人将心中的烦恼、忧虑暂时放下,投身自然,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颔联“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夜色降临,诗人借此来补偿梦境;别岭上,秋声阵阵,诗人将愁绪寄托在其中。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颈联“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人将庐山喻为避世的居所,表示一旦触及到江国(即尘世)的浪语,便感到真想抽身离去,去握住匡庐(庐山)的手,真正休息下来。 尾联“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则表现了诗人在无奈中寻求自我安慰的态度。虽然不能完全脱离世俗,但还是要登高远望,睨视元龙百尺楼,寻找一份超脱。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平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日黄花笑白头,分将牢落付林丘。
半川暝色聊偿梦,别岭秋声旋寄愁。
江国经年成浪语,匡庐入手是真休。
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

关键词解释

  • 浪语

    读音:làng yǔ

    繁体字:浪語

    英语:obscene words; lewd talk

    意思:(浪语,浪语)

     1.妄说;乱说。
      ▶《隋书•五行志上》:“大业中童谣曰:‘

  • 匡庐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 年成

    读音:nián chéng

    繁体字:年成

    英语:year\'s harvest

    意思:
     1.谷物成熟。
      ▶《隋书•音乐志下》:“年成物阜,罢役息人。”
     
     2.指一

  • 江国

    读音:jiāng guó

    繁体字:江國

    意思:(江国,江国)

     1.河流多的地区。多指江南。
      ▶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宋·梅尧臣《送贤良田太丞通判江宁

  • 经年

    读音:jīng nián

    繁体字:經年

    英语:year in year out

    意思:
     积年;多年。亦泛指历时久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