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尧民小笔》 隐者高居不在城,闲来搦笔写平生。

隐者高居不在城,闲来搦笔写平生。

意思:隐士隐居不在城,在我提笔写一生来。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尧民小笔》

全文赏析

这首诗《隐者高居不在城,闲来搦笔写平生。藤枝策策从何去,葑水东头吊古行》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的敬仰之情。 首句“隐者高居不在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隐居地的赞美。他描绘的隐者居住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隐居地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闲来搦笔写平生”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闲暇之余,拿起笔来记录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悟。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字的执着,也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追求。 “藤枝策策从何去”一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藤枝的引导下,前往葑水东头寻找古迹的情景。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藤枝比作向导,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寻找古迹的决心和热情。 “葑水东头吊古行”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吊古”这个动作,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也体现了他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闲暇之余的生活方式和历史思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隐者的敬仰之情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文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隐者高居不在城,闲来搦笔写平生。
藤枝策策从何去,葑水东头吊古行。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高居

    读音:gāo jū

    繁体字:高居

    意思:
     1.处在高的地方。
      ▶汉·刘向《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