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烂柯山四首》 绳床宴坐久,石窟绝行迹。

绳床宴坐久,石窟绝行迹。

意思:标准床上静坐时间,石窟绝行足迹。

出自作者[唐]刘迥的《烂柯山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云引》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优秀作品。诗中通过对白云、松树、鸟声、石桥、绝壑、颓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幽、静谧、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向往。 首联“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在长满青苔的小径上行走,渐渐地看到松树倾斜,偶尔还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这一联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颔联“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随着山间的清幽氛围逐渐消散,诗人独自面对着层峦叠嶂的山峰,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静谧。 颈联“石桥架绝壑,苍翠横鸟道。凭槛云脚下,颓阳日犹蚤”,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石桥横跨绝壑、苍翠的树木掩映着蜿蜒的鸟道的景象。诗人凭栏远眺,云朵仿佛就在脚下,而夕阳还未完全落下,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奇幻。 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这个“烂柯”的典故源于南朝梁人任昉所撰的志怪小说《述异记》,讲述了王质入山观棋的故事。诗人借用此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日暮怅欲还”也表达了诗人对归去的惆怅和不舍,而“晴烟满千嶂”则描绘了夕阳下晴空万里的美景,为整首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自然和人生的美好。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追求永恒的渴望,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石桥架绝壑,苍翠横鸟道。
凭槛云脚下,颓阳日犹蚤。
霓裳倘一遇,千载长不老。
灵境偶一寻,洞天碧云上。
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
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
绳床宴坐久,石窟绝行迹。
能在人代中,遂将人代隔。
白云风飏飞,非欲待归客。

关键词解释

  • 行迹

    读音:xíng jì

    繁体字:行跡

    英语:trackway

    意思:(行迹,行迹)
    I
    见“行蹟”。
    II
    见“行蹟”。

    近义词:

  • 石窟

    读音:shí kū

    繁体字:石窟

    英语:grotto

    意思:
     1.依山巖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
      ▶《晋书•隐逸传•郭瑀》:“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
      ▶唐·段成式《

  • 绳床

    读音:shéng chuáng

    繁体字:繩床

    意思:(绳床,绳床)

     1.《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

  • 宴坐

    读音:yàn zuò

    繁体字:宴坐

    英语:sit at ease

    意思:
     1.闲坐;安坐。
      ▶唐·白居易《病中宴坐》诗:“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宋·无名氏《李师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