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荷花》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意思: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出自作者[宋]徐元杰的《荷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鼓角声中璧月光》是一首优美的夜游诗,描绘了夜晚在鼓角声中,诗人乘竹舆漫游横塘的美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月光、竹舆、溪流、仙子、天丝、锦裳、若耶溪、太华井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首联“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描绘了夜晚的鼓角声和月光,以及诗人乘竹舆漫游横塘的情景。这一联以动衬静,通过鼓角声和竹舆的意象,突显出夜晚的宁静和神秘。同时,十里绕横塘的描述也展现了诗人漫游的悠然自得。 颔联“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碧绿的溪流、仙子的凌波袜和天丝织成的锦裳,这些意象都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神秘。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加生动和鲜明。 颈联“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传说和神话联系起来,仿佛走在了若耶溪上的路上,又如在太华井边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尾联“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描绘了诗人漫游结束,回到城中时的情景。东方渐白,风露散去,诗人也结束了这场美妙的夜游。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也展现了时间流逝的痕迹。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夜游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如“入城不觉东方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整首诗读来令人陶醉,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入城不觉东方白,吹散一身风露香。
作者介绍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

关键词解释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东方

    读音:dōng fāng

    繁体字:東方

    英语:the East

    意思:(东方,东方)

     1.方位名。太阳升起的方向。
      ▶《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 露香

    读音:lù xiāng

    繁体字:露香

    意思:在露天焚香。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霍山显灵》:“一舟之人,皆分已死。主者露香望空而拜乞命。”
      ▶《宋史•赵抃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