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欲觅存心法》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意思:这心尽处,开阔地知性与天齐。

出自作者[宋]汪莘的《水调歌头·欲觅存心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它描绘了寻找内心之法的过程,以及尽全力追求后的领悟。诗中以“尽心求”作为寻找存心之法的方式,表达了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而当心尽之处,豁然开朗,性与天相和谐,呈现出一种超越的境界。 诗中用“武陵溪路”和“桃源洞口”作为象征,描述了追寻过程中的艰难与困惑,而“渔子舍渔舟”则表现了人在追求过程中的取舍与抉择。接着以“逃秦侣”为喻,展现了在绝境中坚守真理的决心。 下片中,“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一句凝聚了全诗的核心思想,表达了全身心投入后获得的成果,以及收敛内心的重要性。“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则强调了保持平常心,顺其自然的境界。 最后,“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一句描绘了天地之间万物各得其所,自然运行的景象,以此象征人心与天地相通,妙用无穷的境界。而“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则告诫人们,这种境界只有知音才能理解,不必向世俗之人透露。 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表达了追求真理、寻找内心之法的过程和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的取舍、抉择和坚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
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
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
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
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
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

关键词解释

  • 知性

    读音:zhī xìng

    繁体字:知性

    英语:intellectuality

    意思:I
    知道人的本性。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焦

  • 与天

    读音:yǔ tiān

    繁体字:與天

    意思:(与天,与天)
    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
      ▶《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韦昭注:“与天,法天也。”
      ▶《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